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第三次世界大战-ICQ用28年从“互联网活化石”走向终点,是谁杀死了它? 正文

第三次世界大战-ICQ用28年从“互联网活化石”走向终点,是谁杀死了它?

时间:2024-06-19 06:19:0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核心提示

第三次世界大战原来以为ICQ早就关闭了,没想到它竟然保持到了现在?最近,互联网的“活化石”、聊天软件的“祖师”,ICQ官网颁发声明,即将于2024年6月26日停止办事,建议用户改用VK Messenger。象征着它 第三次世界大战

原来以为ICQ早就关闭了,互活化没想到它竟然保持到了现在?

最近,联网互联网的石r杀死第三次世界大战“活化石”、聊天软件的走向终点“祖师”,ICQ官网颁发声明,互活化即将于2024年6月26日停止办事,联网建议用户改用VK Messenger。石r杀死象征着它在上线运营28年之后,走向终点终于走到了终点。互活化很多老网民看到这个消息后的联网第一反应大概就如开头这般。

QQ截图20240529162239.jpg

ICQ的石r杀死萌芽时代:划时代的“千里传音”

时间退回到1996年,当时国内一台486电脑,走向终点价格达到了1万元,互活化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5569元。联网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网吧“威盖特”在上海开业后,石r杀死上网一个小时需要40元,等于当时一般办公室职员一个月工资的十分之一,或是8~10斤摆布的猪肉。可见上网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841a9365ly4gichodorzcj20hs0dcdgl.jpg

而同一时期的以色列,维斯格、第三次世界大战瓦迪和高德芬格三个人用代码搭建起一个虚拟的聚会场所,用ICQ为在浩瀚网络世界里飘荡的“网虫”们建立了一座越过空间距离限制的沟通桥梁,它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网络世界,从此“轻舞飞扬”与“痞子蔡”们背着五笔输入根表口诀或是操着智能ABC输入法,一个个按下聊天窗口的字符,穿越时空与“永远不知道网络对面是人是狗”的soul mate进行即时交流。

d52a2834349b033bf07d68ce1cce36d3d539bd29.jpg

ICQ的黄金时代:实则险象暗生

时间来到2000年,已经被美国在线(aol)收购的ICQ迎来了高光时刻,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社交软件,它的注册用户数量突破了一亿大关。单看这个数字没有概念,如果你知道当时全世界只有约4亿人上网;2005年中国网民总数才将将超过1亿人,还是世界第二位时;就能知道ICQ创造了一个怎么样的互联网神迹。至此,它就是即时通讯的代名词,更是无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117850404_14533594275631n.jpg

而在这一亿注册用户里,就有我。当时的黑网吧虽然已经遍地都是,网费也有所下降,但对于3、四线小城市的学生来说,一个小时8元的网费也是很贵的!而且,当年的自行车偷盗猖狂,可能刚刚踏入楼上的黑网吧一秒,楼下的自行车就被偷了,回家就会迎来家长的爆锤。在这样的高风险下,向黑网吧“进贡”一小时8元的网费后,虔诚地一个键一个键敲下注册信息,用着初中才学了没几句的英文和网络对面的人social的场景,相信有过类似体验的人,必然会印象深刻。以至于过去了这么多年,当时在黑网吧里坐下的位置、隔壁大哥玩的《石器时代》游戏画面还是那么记忆犹新。

gamersky_06origin_11_201792118594EA.jpg

不过,即使如我一般的网民都对ICQ如此虔诚,可ICQ作为一款国外软件,主要面向国际市场,暗地里收购的美国公司也并无将当时的中国市场放在眼里,由此,为ICQ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首先,ICQ对于中文的支持非常不抱负,在ICQ Corp版本上甚至存在某些字符无法正常发送的问题;而像我这种初中才开始学“Hello,How are you”的中国绝大多数网民来说,别说和网络对面沟通了,打开英文界面,该怎么用也是用户使用的一大门槛。

其次,我们的“马爸爸”之一,他带着我们的QQ,当时还叫OICQ来了!早期的OICQ在设计上完全仿照ICQ,在内容上也借鉴了ICQ。但是,相较于傲慢中国市场的ICQ,马化腾玩得可花了。

未命名.jpg

最早的OICQ安装包不到1MB,同样主打即时聊天、能给BP机留言,还有公共聊天室和传输文件功能。产品上线后,马化腾不仅会时不时跑到网吧现场观察用户的使用状况,还经常换头像,看到新用户注册就假扮女孩子立马搭讪,不知当时与马化腾热聊的网友,现在作何感想?

1a3af61d82bf0b5bac950aec7ea2e418.jpg

而且,仔细对比ICQ和QQ的功能之后,你会发现QQ可太会了!在线状态显示、个性化头像就不说了,对于当时买不起电脑、没钱拨号上网,长期混迹在黑网吧的网民来说,ICQ换电脑即断联,这谁受得住?

59c9ee20b715128422971f9be90679ac.jpg

同样是2000年,用户暴增到500万人的QQ,支持在任何终端上登陆和好友聊天,还能发送离线消息给不在线的好友,“往事随风”“温柔一刀”和“小鸟依人”“泉水叮咚”们隔着屏幕,等待敲门声、“咳咳”声,看着由灰变亮的头像,心就扑通扑通的直跳。当时还由此衍生出了代聊、代注册QQ号等一系列操作。

微信图片_20240530162410.jpg

(2000年的QQ 图源网络)

而在本地化的创新上,QQ除了文字聊天,2000年就上线了视频聊天功能,而“老大哥”ICQ在干嘛?2014年5月才正式支持视频通话。

580c6405e2ba25bec3b6eeaadc037990.gif

后来,QQ吸引用户的“手段”越来越多,几乎每个八零、九零代的QQ使用者曾经上网的第一件事就是“挂”太阳;在QQ空间推出后,装扮得bling-bling的,跟好友留言互踩,抢车位、偷菜;充Q币买衣服买装扮。QQ渗入无数网友的社交圈子、社交关系与日常生活,也记录了每一个人的“黑历史”(说说、日志、相册)。

701a32180a0fb8a36b52477d0bb510e4.jpg

QQ这个劲敌在ICQ看不上的中国市场疯狂席卷用户,境外又有MSN、雅虎通两大巨头分流ICQ的用户人群,MSN背靠微软,主攻职场用户,还进入中国市场,分得了一杯羹,而雅虎通则有着独特的聊天情景、语音聊天室、超级视频等功能,在用户体验和功能丰富性上直接碾压ICQ。

447672d0-2e7a-4723-8aed-6f41d8c242f0.jpg

MSN聊天框界面

ICQ的末法时代:点错天赋树,痛失用户

ICQ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吗?它知道,但它点错了“天赋树”。从一开始,ICQ就不断地增加新功能,98年被收购后,在软件里加了广告;2000年加了ICQ频道及支持电脑和电脑/手机间的网络电话功能;2001年,能够将好友名单上传到ICQ的办事器上,不担心断联了,也增加了多国语言,方便交流;2004年还在单攻跨境聊天、用户界面。

微信图片_20240530180307.png

2010年,ICQ彻底保持了对繁体中文的支持,被美国在线(aol)卖给了俄罗斯互联网巨头Mail.ru(VK),开启苟延残喘模式,不断尝试吸引用户回流,可惜收效甚微,当时每日用户数量约4200万,其中有1850万来自俄罗斯。

同样是2010年,QQ却在3月5日19时52分58秒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了1亿。

QQ截图20240530181217.jpg

更好笑的是,ICQ始终看不上的中国市场,冒出来的“盗版”QQ,也在2010年参与竞标了ICQ的收购。

QQ截图20240530182758.jpg

2019年时,有网友慕名体验过ICQ,它已然支持iOS、安卓和Windows多种平台,连微信都不支持的Linux操作系统也没有落下,聊天界面几近QQ和微信,颇有一种飞出了20多年的回旋刀命中自己的既视感。

微信图片_20240531105213.jpg

而当ICQ苟延残喘到2022年时,还有千万的月活用户。时至今日,ICQ宣布在今年6月关闭,它没有熬过三十而立的年纪,虽然在社交平台上挽尊了一下自己,但ICQ最终还是被互联网抛弃了。

微信图片_20240529161242.png

而QQ又一次锁定上了新一代的年轻人,游戏、ACG、二次元,许许多多小众圈层文化的爱好者纷纷聚集在此,扩列、结伴、养火花、接龙,越来越多的“同担”同好能够在此获得自我认同,能够让他们展示个性,形成为了极强的吸引力,这份不可阻挡的活力,不知道会让ICQ有种什么感觉?

ICQ不是第一个,曾经伴随我们很久却逐渐被淹没的还有瀛海威、碧海银沙、网易泡泡、朗玛UC、开心网、千千静听、飞信、暴风影音……互联网的旧事,就先聊到ICQ,而互联网新事物——AI的故事才刚刚开启。